全球微头条丨金融科技服务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仍需关注算法偏见

数字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数字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世界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金融科技发展与创新应用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将往何处去?


(资料图)

近日,在“2023亚太金融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中非发展基金原总裁石纪杨,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王睿,中小企业金融论坛首席执行官、国际金融公司首席运营官马修·伽姆瑟就上述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金融数字化能够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效率

金融业迈上数字化转型之路,既是构建金融业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内在诉求,又是提升消费体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

在石纪杨看来,金融数字化的本质特征:一是利用大量的数据支撑来精准地防范风险。二是在机构内部进行数据产业化的流程。三是解决金融机构和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进行个体化的专项服务,更核心的是数字金融化将会服务政府治理、服务产业升级、服务民生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金融数字化不仅能拓宽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还能优化服务体验,降低客户和银行的经营成本。此外,传统金融进行数字化改造,能够提质增效,同时为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技术保障。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金融数字化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预警和防范竞争风险。

金融数字化或者说是金融科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王睿表示,近年来,无论是供应链金融还是中小企业融资,还是做金融数字化,数据的开放性越来越明显,催生出很多科技服务、风险管理和建模服务。其实,大数据比较直观的应用就是有更多的数据可以开放、采集,同时给相关的金融机构和科技平台在合规的前提下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

石纪杨认为,金融数字化要助力新基建、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稳健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的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要为国家的新基建、新技术、新产业提供金融资源支持。

马修·伽姆瑟表示,“金融数字化在中国、在全社会打开了改善融资门槛的大门。技术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风险在哪里,然后做出一个科学的判断,从而更好地部署资金。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在过去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才能了解它们。现在通过技术就能够以非常大量的规模、更快的速度来吸收数据。”

金融科技发展空间广大,关注其潜藏的风险

未来金融科技将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王睿认为,一方面,数据产生资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金融建模和风险管理给出了很多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AI(人工智能)可能成了数据挖掘和价值化的一种生产工具。数据变成生产资料、AI变成生产工具的时代已经到来,在金融领域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石纪杨表示,金融技术的核心是金融数字化,金融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推动产业金融和数字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循环发展。在传统模式下,实体产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发展因为信息不对称,成为两者融合的主要障碍。在数字经济模式下,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型企业方面资本收益率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在商业可持续方面也大幅度提升。

同时,随着金融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发展能够通过数字化实现产品设计、客户营销、产品定价、风险管理、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在场景、通道和客户层面相互交织和联动,从而实现了金融与产业、数字虚拟与实体的融合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金融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风险。在马修·伽姆瑟看来,虽然技术降低了融资成本,但是还存在潜在的风险。因为算法等技术在获得某些规律的同时,也可能有一些先见的偏见,甚至是加重偏见。因此,我们需要对此保持关注。比如,怎么来解决问题,怎么能利好技术,让它更好地提高包容性,而不是固化或者深化对弱势群体的偏见。

马修·伽姆瑟表示,金融科技有很大的潜力打开金融服务的大门,服务更多的人群。要实现这些潜力,最重要的是数据治理的公平性,不仅要保护隐私权,同时也要注意建立起开放的、可互操作的系统,以防陷入数据垄断的情况。他认为,未来,金融科技可能会改变金融的规则,希望未来在风险的定价方面也能够有些解决方案。我们注意到,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来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另外,行业内也需要团结起来携手来解决现在很多面临的问题。

在王睿看来,“不管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科技是服务于金融的,金融的本质是风控和合规,只要遵循这个理念就能化解很多问题。作为一种提升效率的手段,科技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而且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