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新股让利明显见效!后续行情看市场还是重政策?
去年9月,在成交数量与成交金额出现“小高潮”后,北交所“吸金”气势走弱,新股首日破发率开始上升至37.5%。
接着到12月,破纪录出现32家企业在北交上市,高频上市打破了北交所市场的生态和平衡,供需失衡下直接导致不少新股连续首日破发,新股破发率创下87.5%的纪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极冷的市场行情催生了后续的新股低价发行。
眼见前人跌的那么惨,后面上市的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纷纷降价上市,加上市场配套政策的入市,今年以来北交所上市企业实现0破发,场内打新情绪热烈,久违的操作行情终于再光临北交所。
但,真的这么丝滑吗~
北交让利打新行情消退
北交所新股发行遇冷,上市公司自降身价并非坏事。大破才有机会大立,对于缺少经验和历史的北交所而言,短暂的阵痛期是必然的,恰号能以此为契机进行市场生态修复。
而从事实看,北交所施行的“暗地压价”确实成效显著,也从根源上发现客观层面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原底价预期定价过高
北交所的底价制度源自新三板的公开发行制度,有利于对“老股东”权益的保护。但对于发行底价的确定方式,却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很多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交易时,由于交易不充分不活跃,IPO前二级市场的高价诱导了公司过于自信,加上北交所二级市场持续下跌,整体估值和市盈率下行,导致后续拟上市企业底价定得略高。
随着年底的连续破发,市场开始关注发行底价的调整,降价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预热,有30余家企业不止一次的下调发行底价,降价成为临时解决破发手段。
二、减少新三板埋伏炒作行为
除了降价实现价值回归以外,因为发行底价有了下调的预期,也让投资者谨慎投资创新层中进入北交所辅导状态的企业。
也因此,较好的隔绝部分此前在新三板潜伏炒作的资本,减少新股上市后老股砸盘抛售导致破发的情形。
从今年的1月6日,北交所为了真正从源头杜绝这种不良炒作,直接出台了新股发行定价新准则,要求企业在申请北交所上市发行时,要”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发行底价”。
两层作用下,今年以来新股首发价格和市盈率都比去年低,12只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为15.81倍,首发砸盘的情形也几乎没有,成功解除“破发”情形。
但新股发行市盈率降价到15倍,有作用吗?
从犀牛之星研究院对新股后续走势跟踪研究来看:
有点作用,但是不多,而且还开始消减了。
今年以来截至2月24日共上新的12只北交新股中,首发上涨后能维持上扬走势的仅有3只,其他新股基本在上市次日就开始掉头阴跌,北交所打新的朋友毫不恋战。
可以发现15倍的市盈率确实便宜,毕竟每只新股首发都会有人买入和炒作,但主要影响的是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而言并不存在太明显的作用。
并且维持首发热度单单靠企业低价发行让利,也影响了企业融资效果和热情。调低发行价企业募到的资金额减少,如果要保证募资用途,满足了专项项目后,往往会减少甚至取消对流动资金的补充,也不利于企业后续的发展,选择上市板块的时企业也会再考虑到这个点,不利于未来北交所吸引优质标的。
循环下去,打新资金后续抛售只会更加剧烈,而新股在短暂高潮后还是会掉头向下,与冷淡的二级市场接轨。
所以压价的好处虽然真实存在,但单靠压价似乎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大盘新股行情齐降温,待上市新股估值上涨
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使得北交所上市制度规则与上交所、深交所总体保持一致,北交所估值折价问题有望得到优化,今年以来的北交所和大盘一起持续上扬。
但近期来看北交所,走势却开始明显比主板疲软,成交量在有新股的情况下也是慢慢萎缩。
就犀牛之星研究院的观察,原因大概率和新股降温有关,近期上市的一致魔芋高开低走,第一天进去的基本全套,最低点收盘;驰诚股份开盘涨一倍,同样高开低走,赚钱的只有打新的人。
并且,融资融券、做市交易、北证50指数基金推出,叠加新股收益亮眼,场内的打新资金汹涌而入,标的估值也开始水涨船高。
可以看到,近期3家过会待上市的新股出现涨价苗头,发行市盈率有提升的趋势,平均市盈率17倍左右。
不排除北交所看到上市后新股上市在二级市场的估值稳在18倍后,出现对新股估值进行调整实验的可能。
但按这个变化,往下打新的收益大概率会慢慢下来就是了。
有人认为,新股让利发行更打的作用在于给北交所打广告,低于本身价值的标的,这种价值洼地的出现,能吸引场外的投资者进场,以此达到场内资金的流入。
但很遗憾,从目前的现状看,让利作用至少在二级市场内成效不大。从新股后续的走势来看,首发后大部分新股都陷入阴跌或停滞,投资者中打新的基本不持有,二级接的不赚钱,岸上观望的也会犹豫,越来越不敢接手。
毕竟,还有什么比新股上市后行情持续走下坡路更让观望的投资者失望的呢?
二级市场太低迷,一级市场不可能好,北交所不好,基础层、创新层也很难起来。所以北交所的规划重点始终没有离开二级市场的行情流动性。
开场至今,围绕如何能让二级市场流动性起来,北交所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利好政策、基金、审核效率持续升级、新股定价让利等等,市场却始终没太大反应。
假设问题是板块内政策不全,那转板、降门槛、公募可转债、市值+资金打新、50ETF等预期政策,北交所还会祭出哪个?
或者是制度执行的不够彻底,如部分基本不进北交所,形同虚设的公募基金,后续北交所又是否会组织进行调研?
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翘首以盼的等待,在外界质疑和板块的起伏行情中,等一种验证,等一个结果。
结语
近日,北交所总经理隋强曾在公众面前表示,针对市场呼声较高的引入市值配售、改进代码编制、提高信息批量路质量等建议,北交所将积极研究论证并推动落地。
这意味着,市场讨论已久的北交所市值配售“打新”模式有望正式推出。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着眼于投融两端协调发展,多举措改善市场流动性,提升服务的包容度和精准度,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良性市场生态。
看来,2023年的利好政策都还在路上。
犀牛之星·研究院原创/出品
文章作者 |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