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欧低碳工厂!“排污水塘”变公园…外企如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2年,超级热浪席卷全球。中国超7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最高值,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同时欧洲莱茵河几乎干枯……”诺奖数字双碳研究中心全球总负责人、慧与(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杨震寰说。


(相关资料图)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而我国已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全球环境改善贡献重要力量。

在2022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上,全球化工行业龙头巴斯夫、世界主要金融机构之一德意志银行以及全球领先的环保服务公司威立雅都表示,已将节能减排列入在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除了中国企业紧抓时代脉络,积极节能减排之外,布局中国的外企将如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它们的“减碳”模式对中国企业来说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高碳、高温气候问题已不可回避

杨震寰表示,2022年超级热浪席卷全球,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了四五成,同时欧洲莱茵河几乎干枯,莱茵河的观光行业已经全部消失,再往东,美国密西西比河也几乎干枯,部分流域的水位人都可以走过去,不需要过桥。

“全球气温高升也带来了非常干燥的气候,在这种极端天气下,重庆山火频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部分地区都在7月份出现了40度以上的高温,其中英国气温首次突破40度,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高温已经造成1700多人死亡。”杨震寰说。

除此之外,气温升高导致北极的冰川融化,也造成了海平面的升高。“假设气温升高1.5摄氏度,人类就将面临‘千疮百孔’的世界。2000年以来海平面已经升高了27厘米,照这个速度来看,2050年迈阿密基本已经在水中,(高碳高温)已成为全球不可回避的问题。”杨震寰说。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积极承担全球责任,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杨震寰认为,全球都在为碳中和做努力,因为达成碳中和不但是“全世界最大的数字化转型”,也是唯一能改变目前高碳、高温等问题的途径。

但杨震寰同时提到,目前碳中和路径解决方案,全球范围内都缺乏成功的经验,要不断地尝试。“换句话说,我们前面没有道,也没有车,想‘弯道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

不过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目前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为碳中和落地提供了强力支撑。杨震寰表示,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已经有超100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而充电基础设施全国累计已经达到398万台。风电领域,我国已经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装机容量突破了3亿千瓦大关。

据公安部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0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其中在10月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8.5%。

“如果我们把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强有力的制造业相结合,我们中国很有可能会打造成全球前沿探索碳中和的基地。”杨震寰说。

巴斯夫将在华建立重要低碳工厂

除了新能源领域中国强势崛起之外,在很多传统行业,也正在掀起节能减排的浪潮。如化工领域龙头巴斯夫,就在今年加快了位于广东的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在9月该基地举办了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

据了解,湛江一体化基地总投资100亿欧元,是巴斯夫史上最大的单笔对外投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而今年10月,巴斯夫计划在湛江一体化基地投资新建一座世界级规模的新戊二醇(NPG)装置,年产量达8万吨,新装置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在2022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上,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表示,气候友好型化工行业需要更多可再生能源,巴斯夫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预计到2025年,湛江一体化基地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我们计划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当上述生产基地投入全面运营时,目标将碳排放从每年420万吨减少至180万吨,相比以天然气为能量来源的石化基地减少60%二氧化碳排放。”楼剑锋说。

湛江一体化基地的减碳规划,只是巴斯夫全面进行低碳转型的缩影。据介绍,巴斯夫将在2030年实现全球范围内碳排放量减少25%的目标,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对中国“双碳”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为实现上述计划,巴斯夫还将积极参与中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楼剑锋表示,巴斯夫将在2025年前采购共计约4.4亿度电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直接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投资中国本地能源供应商的方式,来满足湛江一体化基地未来的电力需求。

同时,巴斯夫的低碳战略不仅局限于自身,也拓展到了整个行业。据楼剑锋介绍,巴斯夫的许多客户也需要减少自身碳排放,需要透明的产品碳排放数据,而巴斯夫将为约4.5万种在售产品提供产品碳足迹数据,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测算其最终产品的二氧化碳数据,实现二氧化碳管控目标。

威立雅将“排污水塘”变成湿地公园

和巴斯夫不同,威立雅更侧重于帮助其他中国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威立雅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表示,威立雅为全球城市和企业提供与水务、废弃物和能源管理相关的解决方案,推动循环经济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威立雅通过水务项目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在中国50多个城市运营了100多个项目。它主要帮助城市和企业管理、优化及充分利用资源,探索以二次资源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

据黄晓军介绍,2006年起威立雅负责为北京燕山石化改进整体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2016年将合作范围扩展到了全面水循环、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为了优化生态环境质量,2017年威立雅对燕山石化的工业外排污水水塘及一个已经停用的8万平方米氧化塘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公司将从燕山石化的炼油、化工装置及生活社区达标排放的污水引入改造过的水塘进行深度处理和景观利用,将其升级改造成牛口峪湿地公园。”黄晓军说。

把工业污水水塘变成湿地公园,体现了威立雅在工业减污降碳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牛口峪湿地公园已经恢复生物多样性,成为“鸟的天堂”,吸引了国家珍稀鸟类、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雅雀栖息,该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除此之外,威立雅还在香港运营了全球最大的污泥焚烧设施,每天可以处理2000吨污泥,该项目已经实现零排放、零外接能源。

据黄晓军介绍,污泥在焚烧过程中的热能可以被回收,供给该污泥焚烧设施的三个水疗池和冷暖空调系统使用,热能将转化为电力,在供应整个设施日常运作的同时,也为当地家庭供电,污水处理后还将进行再循环利用。

“(污泥焚烧设施项目)厂区有9800平方米的园林花园,2200平米的鸟类栖息地,绿化和喷泉水池面积达到厂区的70%。它不仅是香港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基地,也是当地居民婚纱摄影的热门取景地。”黄晓军说。

整体来看,2021年威立雅在全球范围内共计减少了114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中国大陆地区,2021年二氧化碳减排达到近8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全球营收为307亿欧元(约合2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黄晓军表示,威立雅致力于成为生态转型的世界领军企业,未来中国依然是威立雅全球发展的重点。

德意志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

不仅是工业,金融行业也在进行低碳转型升级。

2022年9月,德意志银行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名单,成为首批被纳入该名单的两家外资银行之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银行业承担着怎样的角色,能发挥哪些作用?

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董事总经理邱运平表示,首先银行的自身经营活动会产生碳排放,有实现自身“零碳经营”的需求。其次,银行为各行各业的客户和项目提供融资,银行现有融资组合对应的碳效应需要有一个全面的度量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设定目标,指导业务组合的增减取舍。

“世界各国及各行业已经逐渐形成并强化碳减排的共识,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意味着海量的投融资需求,这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仅以能源行业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由于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驱动,2030年全世界对能源行业的资本投资需比目前的水平增加一倍以上,达到每年约5万亿美元,占比达到全球GDP的4.5%。”邱运平说。

他表示,包括能源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迈向可持续转型,将派生出巨量的投资需求,不仅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专业化的转型咨询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将带来史无前例的商业机会。而要实现这些机会,需要金融机构建立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全新的业务模式。

据了解,ESG是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如何协调发展的理念,跳出了财务绩效的角度,为评判企业长期发展建立了新的标准。目前许多上市公司已经主动披露ESG报告,在报告中展现企业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绩。

甚至对很多企业来说,想要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提供ESG报告,许多国际客户对供应商进行审计的时候,首先审查的就是ESG。

而商业银行的合作面广泛,可以与ESG生态圈的参与者紧密联系,如政府的监管机构、金融同业、中介机构、学术界及广大企业等。邱运平认为,这使得商业银行具备了独特的地位与视角,可以为ESG标准及规则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并推动相关实践。

那么具体来看,德意志银行是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

邱运平表示,德意志银行的业务在2012年后持续实现碳中和,从2022年7月后要求采购金额大于50万欧元的供应商提供ESG评级,德银计划保持自身业务的碳中和,并在2025年前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截至2021年底,德意志银行的总贷款是4760亿欧元,其中22%是由企业贷款组成。按照碳核算金融联盟标准所进行的初步估算显示,我行企业贷款融资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约为308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并且主要集中在四个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公用事业、钢铁金属和矿业、汽车行业。其中前三个行业占总排放量的68%,占企业贷款的比例为16%,占我们总贷款额的比例只有3.6%。”邱运平说。

因此,针对高排放客户,德意志银行将从三个维度入手推动“减碳”计划实施:首先,对客户的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服务;其次,再平衡贷款组合,向制定减碳计划和采用低碳技术的客户倾斜;最后,对没有能力和意愿进行低碳转型的客户,德银将降低信贷敞口或退出。

邱运平表示,德银研究指出,预计未来30年中国绿色转型投融资将有望突破100万亿,德银将在中国市场积极探索可持续性金融业务。

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外资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底的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加51.5%。整体来看,外资企业已为我国的节能减排贡献出重要力量,一些成熟的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也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邱运平表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主力军。”如果说气候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国携手,那么“双碳”目标的实现,或许也需要中外企业的合力。

关键词: 德意志银行 节能减排 二氧化碳